2022年11月17日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技术院士创新中心(以下简称创新中心)召开了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。会议由创新中心主任孙继昌主持。
会上,孙继昌主任宣读了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关于创新中心组建方案的通知文件,校(院)人事处关于创新中心人员备案、运行管理办法备案的复函,创新中心关于管理职责的分工。
创新中心海洋生态监测技术团队负责人刘岩研究员从建设目标、科研方向、主要任务、实施计划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创新中心建设期目标规划并进行了解读。
创新中心海洋资料浮标技术团队负责人刘世萱研究员从运行机制、组织架构、财务资产管理、项目管理、流程设置、成果转化、教育教学、党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创新中心运行管理办法。
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军成院士在讲话中指出,创新中心的发展离不开科研业务和管理制度的落地落实,后续随着工作的进展,发展目标、管理办法还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。为推动创新中心科研工作发展,王院士从明确重点科研方向、全面推进项目开展、塑造优良科研作风三个方面进行了指导。
最后,孙继昌主任在会议总结中强调,希望创新中心全体职工要认真学习领会王军成院士讲话精神,在实际工作中做好贯彻落实,并提出几点要求:一是要找准目标,明确定位;二是要做好科研规划,有的放矢;三是要潜心科研,争创佳绩;四是要主动用心,担当作为;五是要团结协作,共谋发展。
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
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技术院士创新中心
简介
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技术院士创新中心是由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组建、管理和考核的非法人科研机构,建设依托单位为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海洋技术科学学部。创新中心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,2022年5月组建,2022年6月正式运行。
一、组建背景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,以及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等部门《关于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充分发挥院士作用的若干措施》、《关于加快集聚院士智力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》等文件要求,结合工作实际,2022年5月23日,齐鲁工业大学(山东省科学院)印发了《“海洋环境智能监测技术院士创新中心”组建方案》的通知,正式启动组建创新中心。
二、职责定位
创新中心围绕建设海洋强国、海洋强省和青岛国际海洋中心城市战略部署,面向世界海洋科技前沿,面向国家和山东省海洋监测领域重大需求,开展海洋监测前沿引领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。
三、建设目标
创新中心面向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国际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,开展海洋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、发展战略研究、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仪器装备研发,积极申报承担国家、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课题,开放吸纳校(院)内外相关的科研力量协同攻关,不断增强原始创新能力,持续提升自主研发水平;筹建国家级行业联合实验室或重点实验室,支撑建设仪器科学与技术(海洋)或海洋工程与技术学科博士点,争创成为国内一流、国际有影响的海洋监测科研创新队伍,形成集“理论创新-技术突破-成果应用-人才培育”于一体的创新平台,打造行业引领性的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中心、战略咨询智库和人才集聚高地,为加快实现海洋环境监测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。
四、主要研究方向
(1)海洋环境智能感测与感知技术;(2)综合智能海洋浮标观测技术;(3)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组网技术;(4)新型专业化浮标设计技术;(5)海洋生物化学监测技术;(6)海洋气象监测及预报技术;(7)海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;(8)海洋仪器试验/标定/检验/计量技术;(9)海洋监测仪器标准化技术;(10)极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。
五、人才队伍
截至2022年11月17日,创新中心设有海洋资料浮标技术团队和海洋生态监测技术团队。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,其中兼职科研人员7人、全职固定科研人员28人、在站博士后1人。专业技术人员中,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9人,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7人,具有博士学位19人。
六、条件设施
创新中心建设地点位于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分院1号楼(青岛市崂山区苗岭路37号),初期科研办公占地6900余平方米,后期根据创新中心发展相应调整办公面积。海洋技术科学学部为创新中心运行提供物业、后勤等条件保障。
海
洋
学
院
官
方
微
信
7开元游戏大厅app合集的版权所有: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
地址:中国青岛苗岭路37号
电话:0532-58628520
icp备案号:鲁icp备2020037682号